找到相关内容829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季羡林:谈佛论道

    像佛教这样彻底的悲观,还是绝无仅有的。我认为,这种说法是很有见地的。   佛教梵语基本上是梵文但又掺杂了不少古代方言的文字。在小乘向大乘过渡的期间,或者在我称之为“原始大乘佛教”的期间,许多佛典都是用这种文字写成的。有的佛典原来是用纯粹方言写成的,随着“梵文的复兴”以及一些别的原因,佛典文字方言成分逐渐减少,而梵文成分则逐渐增多,于是就形成了所谓“佛教梵语”。   我是尝试着通过语言现象来探寻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991619.html
  • 龟兹研究三题

    ī)字体,或称之为婆罗谜字母中亚斜体。至于两地的语言,则是同一种语言的两种方言。在德国学者西克(E?.Sieg)和西克林(W.SiegLing)读通以前,无人通晓此语,当然而民就叫不出名字。后经德国学者定名为吐火罗语,焉耆方言为吐火罗语A,龟兹(库车)方言为吐火罗语B。关于这种语言的名称问题,近七八十年以来,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,意见极为分歧,一直到今天,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,大家都争论厌倦了,终于不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4870415.html
  • 轮回转世实例

    二○○二年第七期《东方女性》杂(海南省妇联主办),以显著的位置、近二十页,详细而真实地报道了「转世奇人」唐江山的前世、今生。 这项特别调查称∶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不磨村村民唐江山,生於一九七六年。三岁时,他对父母说∶「我前世叫陈明道,前世父亲叫三爹(陈赞英),家住儋州(距东方市一百六十多公里)。」并能讲一口流利的儋州方言。六岁那年,他清楚地记得他前世所在地「儋州市新英镇黄玉村」,并带他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8421216772.html
  • 印度及其人民

    之:   (一)古印度雅利安人的语言为吠陀语,以后进化为梵文。梵文与波斯语、拉丁语为同一语系,由此演变而产生印度各种语文。   (二)佛教出现时,梵字已不普遍,代之而起的是各地方言,为了统一方言的...而成的,但较梵语写成的经律,可能略早。佛陀偶尔用雅语,来自各地的弟子们,则可用各自的方言,传布佛法。佛灭后王舍城(Ra-jagrha)第一次圣典结集,大抵是用混成的俗语。后来梵文复兴,佛教的学者们,自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5251508.html
  • 报恩万岁塔修缮碑记

    报恩万岁塔修缮碑记  吴郡姑苏,地接宁沪,享人间天堂美誉,乃东南形胜佛地。古城北端,有浮屠高耸者,遐迩闻名之北塔报恩寺也。  报恩寺位处今人民路香花桥北侧,全称报恩万岁寺,简称北寺。郡人方言“北寺”与“八字”谐音而视同命脉。赤乌年间吴大帝孙权为其乳母陈氏所建。初名通玄,唐改开元,至吴越王钱镠始易报恩之名。宋徽宗崇宁初加号万岁,故寺塔亦号报恩万岁,简称北塔。即今冠“北塔”于寺名之首者,僧俗咸宜也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04663560.html
  • 弥勒信仰在新疆的传布

    ,事实上却是至今还没有发现。我们寄希望于未来吧。  现在谈焉耆。  我们在本书上面《龟兹研究三题》中已经说到过,焉耆和龟兹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中的两种方言,前者被称为吐火罗文A,或东吐火罗文;后者被称为...2000年6月。  把上面讲的归纳起来,可以说,同样是宣扬弥勒信仰,但民族变了,传统庆典习惯变了,因此,《弥勒会见记》才由剧本转变为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非剧本的叙事文学。  二、吐火罗文AB两方言残卷出土地点之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5271699.html
  • 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将再制两千光盘为北川送抚慰

    姿态会拉开双方心灵的距离。要缩短双方的距离,就需要注意环境、尊重对方习俗,如果对方是坐着的,在对其进行心理抚慰时最好也要坐着,最好用对方的方言与他们交流。同时不要扩大对方的痛苦点,媒体的报道也要特别注意...

    佚名

    |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将再制两千光盘为北川送抚慰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4/08033174159.html
  • 藏传佛教的擦擦

    藏传佛教的擦擦   擦擦一词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:其一,源于古代印度中、北部方言,藏语对梵语的音译,至今在中国西藏、青海、四川、甘肃等省(自治区)藏区还沿用;其二,源于制作擦擦时发出的音响,为拟声字;其三,藏语“萨”或“洽”就是土,至今通用的“擦擦”,本应该做“萨擦”或“洽擦”,即泥擦,似乎更接近原初。总之,擦擦一词意为一种用凹型模具,捺入软泥等材质,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模制小型佛像、塔。绝大多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35277184.html
  • 敦煌遗书与汉语史研究

    有力的规范得以推广,这是理所当然的。但经过吐蕃时期进入归义军时期,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归义军是以当地豪族为背景的政权,在他们政治控制所及的地区,唐代的语言规范逐渐丧失,原来定居者的方言就获得了规范的地位。笔者将其称为河西方言,可以看出与该时代地方文化的复兴相呼应,河西方言获得了归义军政权下的标准语的地位。唐代以及吐蕃统治时期,寺院里的佛典诵读使用长安音仍是通例。朗诵《千字文》也好,吟咏诗词也好,...

    高田时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4680798.html
  • [深]探访“贼村”:“贼”字招牌挂多久?

    的。” 他甚至想过用“泽村”来改名。在陕西方言里,“泽”音就念“贼”,“外面有人说贼村如何,我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7/12183986863.html